新闻资讯
返回

“三新”折射高考改革“温度”

在上海乃至中国教育史上,2017年将是重要的一页。作为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,2017年是上海全面采用高考改革新模式实施招生录取的第一年,也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。

伴随着2017年高招工作的顺利进行,有个问题值得深思:高考综合改革究竟带来了什么?

新风尚:从“刷题”到做课题

如今,泡“实验室”做研究已在上海校园蔚然成风。曹杨中学毕业生陈康说:“以前从没想到高中生也能去大学做研究,我想,这正得益于高考改革对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推动。”

2017年9月,复兴高级中学的毕业生毛一菲将前往复旦大学就读。通过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招生选拔,她如愿进入心仪高校。

从2015年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两校率先试点,到2017年扩容至沪上9所高水平大学,高校综评录取改革试点蹄疾而步稳,毛一菲只是这项彰显“素质教育导向”招考改革的诸多受益者之一。

2017年,2017届上海高中生积淀三年的《综合素质纪实报告》首次引入高校综评录取改革试点,成为面试专家了解学生综合素养和志趣特长的重要参考。其中,学生在研究性学习、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备受瞩目。

参加高校综评面试时,毛一菲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性课题,“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很可能与我比较出挑的课题研究有关。”高中时,毛一菲和同学共同完成了“吸烟诱发肺癌的基因风险因素分析”的课题。2017年3月,该课题荣获第32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。

毛一菲坦言,想要独立完成课题研究,专业知识不足、研究方法欠缺等,都是横在面前的坎儿。可喜的是,学校专门请来大学老师给学生梳理知识体系,指导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。“我们还跟一位专家去科研所学习调研,收获非常大。”

毛一菲所言并非个案。在上海,借着高考改革的东风,越来越多专家学者“下沉”到高中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指点迷津,而越来越多高中生也“升级”走进科研院所寻求真知。譬如,七宝中学的“学生科学研究院”、吴淞中学的“道尔顿工坊”等创新项目请来大牌教授与学生面对面,在实验实证研究、数据文献处理及课题报告撰写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,让学生们获益匪浅。

曹杨中学高三学生陈康今年4月与大学生组成团队,开展“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集成化学实验设备”的研究,一举获得“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第七届创新创意大赛特等奖”。在今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中,陈康在统考、校测等环节中表现优异,最终被上海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录取。多位专家感言,这位高中生“后生可畏”。

创新素养得益于丰厚的土壤。陈康所在的曹杨中学是上海市第一所“普通特色高中”,通过“互联网+课程”“校园实验场”等改革探索,有效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数据显示,上海各级各类创新实验室在高中、初中和小学的覆盖率分别为:82.93%,55.45%,40.97%。到2020年,上海将实现创新实验室在中小学的全覆盖。

新气象:从懵懵懂懂到理性选择

“‘3+3’像是一个‘推进器’,驱使着我们尽早开始考虑‘我喜欢什么’‘我未来可能向什么领域发展’等更长远的问题。”复旦附中毕业生徐毅萌如此比喻。

亲历新高考,很多学生表示,自己是“小白鼠”,同样也是“幸运儿”。嘉定一中毕业生陈彦昀说,高考改革后,考试科目组合从传统的“3+1”,变为“3+3”,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选择权,而且打破了原先的“文理分科”,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宽、更广。如今,素质全面的陈彦昀已被复旦大学录取。

三门等级考,陈彦昀选择的是地理、化学和生物。她认为,文理学科交叉,不仅有助于扭转过度偏科,更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。

陈彦昀的观点也得到同学杨怡玮的认同。2017年,杨怡玮通过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选拔,成为该校预防医学专业的新生。她说,未来专业学习必然要面对物理、化学、生命科学,而高中阶段这3门等级考科目的深入学习,恰好让自己夯实了知识基础。

面对多元的选择,很多高中生拥有了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,也能更清晰地审视自己,规划未来。

喜好文科的学生全选“偏文”的等级考科目似乎是最优选择,但复旦附中的徐毅萌却不这么认为,青睐人文社科专业的他,最终选择了地理、化学和物理。地理是徐毅萌的兴趣所在和擅长,首选毫无疑问,而考虑到学科优势和专业选择面,化学成了他第二门选考科目。“单就成绩而言,我平时的历史与政治成绩更好,但自然奥秘如熠熠生辉的光芒,让我无法拒绝物理。未来如从事社科研究,我认为也需要较强的数理思维能力。”基于上述考虑,第三门等级考科目,徐毅萌选择了物理。

地理、化学、物理三个“A+”的成绩,让徐毅萌的等级考格外圆满。他也如愿被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。徐毅萌认为,选择等级考科目,是一次对志向、兴趣和成绩的综合考量,可让考生更好地发现自己,而新高考也为他提供了自我挑战、自我完善的契机。

新生态:从走出校门到实践育人

莘庄中学毕业生刘哲延说,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,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读懂中国,知行合一。感谢高考改革让更多学生增强了使命感,更加懂得了责任和担当。

“暑假里,我依旧在奉贤区排水管理所当科普教育志愿者。”虽然高三已经毕业,但奉贤中学周宇轩的志愿服务生涯仍在继续。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高考改革的积极推动,让越来越多青少年把参与志愿服务化作一种行动自觉、一种生活习惯。

参加志愿服务(公益劳动),是上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记录内容之一。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应参与不少于60学时的志愿服务。周宇轩说,三年志愿服务让自己尝到了“甜头”。

高二时,周宇轩在奉贤区中心医院担任“门诊引导员”,协助病人在自助挂号机上挂号,而自助挂号机有个缺陷,只能用百元整钞充值,无法找零。“每次我都耐心作解释,请用户去人工柜台办理找零,或者请护士协助沟通。多想办法,问题还是能妥善解决。”

走出校门走向社会,让更多高中生增长了见识、提升了素养、经历了成长。尽管也会在实践中历经艰辛甚至遭遇误解,但学生们的收获远大于付出,尤其是收获了被人需要的存在感、解决问题的成就感、帮助他人的责任感。志愿服务是立德树人的“第二课堂”。

莘庄中学毕业生刘哲延曾在闵行星丰苑居委会当志愿者,既要忙着处理家长里短的事,还得把组织小区活动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。他感慨道:“这让我重新认识了居委会工作的不易,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所处的社会。”

学生的踊跃参与离不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和各方协力。截至7月底,市教委会同相关单位共推出各级社会实践基地1838个,提供学生志愿服务(公益劳动)岗位数524912个。越来越多青少年在“社会大课堂”中提升自我、不断成长。

关注鲜活个体、注重综合评价、淡化分分计较,很多学生感言,在恢复高考40年的今天,他们从高考改革中感受到了教育的“温度”。(来源:上海教育新闻网-东方教育时报 )